傲娇!上海人的祖上都是哪里人?老远的宁波竟抢了隔壁苏州的风头!9博体育
9博体育上海人开口闭口“阿拉上海人”,说起来许多看似正宗的本地人原本都是乡下人;而今日有些带有色眼镜的上海人,最不放在眼里的就是乡下人。
今天,走在梧桐树下的马路上,讲着上海话的年轻人,大部分是苏州人、宁波人、无锡人、常州人、四川人、江西人、山东人、福建人……等等上海移民的后裔,每一个地方来的人,都带来一种文化、一种腔势和做派,把这大都市的格调搞得五花八门,也精彩十足,这样才有了大上海。
全中国那么多城市,只有上海前面冠以“大”字。可是,偏偏按照土地面积计算,上海是中国除港澳之外,面积最小的一个省级辖区,也是唯一没有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省级辖区。
上海面积甚至比很多地级市都要小,和西部很多县相比都显得小9博体育。上海的大,体现在经济实力,体现在人口密度,体现在在全国的地位。
上海宋代成立行政镇,元代成立上海县,民国1912年设沪海道,1927年正式建上海特别市。
上海人的概念因为行政规模扩大和辖区变迁而有变化。从上海开埠(晚清战争以后),在上海行政区域内定居或出生并取得户口的人都称为“上海人”,但有若干分类与区别。
上海人眼中真正意义上的“本地人”,一般大体指在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就已经定居于上海县县城所在地───上海原辖区南市区(现属黄浦区)老城厢内的原住民。今天的上海郊区金山、宝山、奉贤、嘉定、松江、青浦、浦东等地在1912年属沪海道(道府在今上海城区)管辖。这些地方的人是民国广义的上海人,1927年因成立上海特别市而划给江苏省直管。
战争以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移民蜂拥进入上海(国外租界和华人上海县城)。新中国解放前的老移民主要由江苏、浙江两省的人构成(以大宁波地区的人为主体),解放后的“新上海人”的成分更多元,此后上海城区话深受宁波话等影响,基本鉴定了今天上海市区话的方言特点。
上海开埠(晚清战争以后),上海在中国一个发达县城(上海县)基本上进入了更大的突破发展时期。上海人通常讲上海话,上海话属于江南吴语的一种。
在上海出生并取得上海户口的人只能称为是上海户籍,只有某人的最少第四代及以上祖先的长久居住地在上海当今的管辖范围内,某人方能称为上海人,而上海人眼中真正意义上的“本地人”,则更早,是指在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就已经定居于上海当年的核心───原华界南市老城厢内的原住民。上海市区人大多三代以上为外地(主要为江浙地区)户籍。
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地的表述,这是户籍与籍贯不同的地方。大部分如今的上海人,都不必担心自己是不是正宗上海人,因为大部分人的祖籍都不是上海。
由于现代上海地区的三分之二是最近的两千年才逐渐成陆,而其余早先成陆的地区也饱受海潮与洪水侵袭,几度荒无人烟,所以如今上海的居民若要追根搠源,基本上都是不同时期的移民与其后代,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于广义上的江南地区。
由于近现代一部分曾为外国租界的因素,上海人拥有于中国传统不完全相同的价值观,对一切事物都以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加以考量。另外,又因为上海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处,这一系列的价值观统就被称为海派文化,而在文学领域也有海派文学之说。
元朝1292年,中国设上海县,6,340.5平方公里,县衙中心所在地为今天上海市中心的黄浦江西岸,是上海作为一个有行政规模历史的起点。从元、明、清到民国初年,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如今上海地图的市中心区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异类,就是由人民路和中华路所组成的一个环形马路。过去的环城公共交通11路线以老西门为起点和终点,而车轮碾过的地面,人们穿行的脚下,就是当年的城墙。环城内就是城里,上海县衙的心脏地带,从这里可以清晰看到上海新旧城区的分界线年(明嘉靖三十二年),主要是为了防御倭寇,因为已经吃了很多苦头。当时除靠近黄浦江边有宽阔的护城河外,老城厢被高约30英尺城墙所围,厚约10英寸,共有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小西门、老西门、小北门、老北门、新北门等九座城门,其中包括7个供人进出的城门。这些城门中最大、最雄伟9博体育、最重要的是南大门,而最繁忙的出入口则是北门,位于当时法租界主干道天主堂街(今四川南路)的尽头。
城墙在民国1912年开始拆除,于1914年冬天全部完工,由于上海当时已经是租界当道的年代,作为华界的老城厢相比之下显得非常落后,城墙内道路不治、凌乱不堪,丑态毕露,南市诸兴盛马路也随之彻底陨落。
上海开埠后至1920、3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在此期间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世居于此的原住民。他们来自于中国各地,但是其中来自江苏、浙江两省者占到80%以上,占据绝对优势,各自约在数十万至百万人以上不等。另有约3%的安徽籍以及约1%的广东籍。这部分族群成为当时的“上海人”,他们
。上海人的籍贯一般是杭州、嘉兴、宁波、绍兴、余姚、苏州、常州、常熟、慈溪9博体育、无锡、现上海郊县等地,但同时也夹杂着苏北祖籍。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全面展开,一些原本居住在中心城区的老移民都被搬迁到了郊区。自上海开埠以来至1949年的一百多年间上海一共经历了三次庞大的移民浪潮。从移入方式上看,多属零散、自发、非组织性移民,而不是古代那种以宗族为单位的集团性移民。按1950年1月的统计,人数最多的是江苏、浙江人,均超过百万。这么多的外地移民涌入上海,迅速地改变了上海的人口结构,使得客籍即非上海籍人口远远多于上海本地人口,因此在当时,上海籍人口仅占15%。
,1860年代初太平军大规模进攻苏杭地区,这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江、浙、皖一带的大批占据社会各阶层的难民躲入有外国势力保护的租界,直接造就了租界的繁荣,并为日后源源不断地吸引移民奠定了基础。从1855年到1865年,上海人口一下子净增90万。第二次则是日军侵华期间,上海两租界人口增加78万。第三次是解放战争期间,上海人口增加208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上海市的人口迁出量甚大,但流入量则大为减少,现代上海人的群体逐渐稳定下来。这一情况直到1990年前后才被彻底改变。
,他们构成了上海中心城区居民的主体,其中尤以宁波籍为最多9博体育。清末年间,由于社会的急剧动荡,浙江和苏南一带大量占据社会中上层移民流入上海寻求庇护,同时一些中下层阶级也随之进入上海工作生活,希冀安稳。当时宁波人利用地缘和语言优势,迅速胜过广东籍买办,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商。
。当时有宁波人掌金融,无锡人掌实业之说。宁波籍的著名人士众多,如严信厚、朱葆三、秦润卿、邵逸夫、董浩云、“阿德哥”虞洽卿、五金大王叶澄衷、钢铁大王余名钰、企业大王刘鸿生、颜料大王周宗良。宁波商人执当时上海的航运业与钱庄之牛耳,长期控制上海总商会。宁波商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华人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家五金店、南货店、绸布店、火柴厂、染织厂、化学制品厂、印刷厂、灯泡制作厂、日用化工厂、机器染织企业、国药店、钟表店,第一套中山装,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条公共汽车线,最早的民营仪表专业厂,甚至最早的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证券交易所,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就连“大世界”游艺场都是在宁波人的手里诞生的。
而无锡实业商帮在上海滩也拥有显赫的地位与势力,尤其以中国首富荣氏家族(荣德生、荣宗敬等)为翘楚,还有上海滩煤铁大王无锡人周舜卿(中国私营银行创始人,雷雨周朴园原型)。上海其他的几个实业大王也有一些无锡人,如电气大王,呢绒大王,桐油大王,电池大王,洋铁皮大王等。
由于那个时期上海的迅速发展,这一批人也接收了一些先进思想,开阔了眼界,很多都从事商业贸易的活动。作为祖辈的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这使得他们的下一代大多都接收过相对较好的教育并继承了苏浙一代人精明的传统。
到了上世纪初,这些第一批移民的后代产生了许多教师、帐房先生、医生、律师建筑师、工头、银行公司职员、记者、城市小资产业主、商人等等。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主要居住在上海最早开始发展的黄浦、静安、卢湾、徐汇这几个区,也就是上海人常说的
。其中黄浦、静安属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于1863年合并而成;而徐汇、卢湾则属法租界。总体而言,来自吴语区移民经济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生活条件远高于江淮官话区移民(即苏北人或称江北人),传统上优越感较强,而后者则经常感受到歧视。
来自其他各省的移民数量相对较少,其中较为重要族系来自广东省的移民,人数约有数万。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世居于此的本地人,客观上造就了一个当时的新上海。
,与来自浙江宁波等地的移民杂居。老城厢南市等区域也有部分苏北移民迁入。这些地方大致上就是上海人传统观念中的“下只角”区域。在大上海,这个城市曾经有一个公开的秘密,也是这个城市的标记:全城歧视苏北人。即使在当今,这种歧视依旧存在,根深蒂固。所以在上海,“苏北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族群的分类概念,而是一个社会阶层的分类概念了。
这批移民大部分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至解放时的一段时间里迁入上海,主要以苏北、山东地区为主,其中
。他们这一批人大多是因为战乱、灾荒等作为整个社会底层的难民身份来到上海的,例如1931年苏北发大水,就至少有7万苏北人逃难到上海。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基本上都是没多少文化的赤贫农民和城市边缘人物,并伴有方言差异,在上海只能做最简单的劳工和当地人不屑的低等职业。当时这批移民中的绝大部分男性成为码头工人、黄包车夫、工厂工人、面粉厂搬运工等等繁重底层劳动力的主力军,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黄包车夫十有八九是苏北人。
上海人一度用“三把刀”来形容“伺候人”的苏北人:切菜刀(烧菜的)9博体育、修脚刀(澡堂子的)和理发刀(剃头的)。而苏北女性的状况也相当糟糕,在烟草行业苏北女工集中在工作繁重的烟叶部门,工资却低于江南女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苏北人在就业市场上的分布结构。
总而言之,第一批江南浙江的移民以及后代们在上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受过较为良好的教育,他们当时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第二批作为苏北难民来到上海的移民。
,这种局面几乎是要持续至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即使在21世纪的今日上海,整个社会人群的层次中苏南浙江后裔仍旧占据了较为中上层的位置,而苏北后裔依然比较弱势。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以及移民城市内各群体之间的不断交流与融合,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正不断趋向缓和。
。浦东、奉贤、青浦、松江、崇明、金山、嘉定、宝山、松江、闵行等,基本上都保留者固定的本地话,这些方言和上海市区话已有明显的不同,从口音上可以分辨。因为上海城区话的变化大,市区人难听懂郊区话,而郊区人却可以通过转音变调与市区人简单交流,从中也可看出,上海市区方言的现代巨变。
1942年至1945年间,由于孙中山于1922提出的“大上海计划”的实施,使得嘉定、浦东、闵行、奉贤、宝山、崇明和南汇地区(如右图)一度在这段时间又并入了上海的郊区版图。而在1945年日军投降后,国民政府在接手上海后未能接续计划,因而这些郊区又从上海的版图中撤离。直到解放后的1958年的行政划分调整中,这些地区才再次并入上海的版图。
上海以租界、华界为主体逐步发展成为远东第一金融中心,城市中的居民以“城里人”(祖上基本来自外地)、“上海人”自称,而原上海县城广大地区及周边农村的居民则被称为“乡下人”以示区别,这就是“上海宁/乡窝宁(沪语)”之争最初的起源。
由于郊区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和大多数中国其它地方的农民并没有什么两样,因而在市区人的眼中,他们不过就是些“乡巴佬”。
,所以“本地人”这个词其实是稍带有轻视性质的词眼。但随着现今郊区经济水平的发展、各个新城的建设、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上海移民因拆迁而移居郊区,这类现象正在逐步消失,原本两极化的差异也在慢慢缩小。
宁波自古就是繁盛的商埠,承袭了精打细算的生意头脑,宁波商人有本事能在每一个地方赚进大把钞票,以“无宁不成市”闻名遐迩。
特定情形下,宁波人现在成了一个形容词,从某种意义上解释,还隐约带点贬义,通指计较、门槛精、老谋深算、自以为是、自私等等。
宁波人多是不肯吃亏,也不大会吃亏的那种人,喜欢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恰恰在很多方面符合上述概念的“上海人”性格。
现在的上海人实际上很赞同宁波人的世故,这种人多一些,可能这个城市就更文明些,不过,也可能让别的地方的人更嫌上海人。
无锡一带的江苏人是上海人的中坚。在上海的无锡人以五金、棉纺业起家,即使没成为大富大贵,也多爬上了城市的小康阶层。至少,过起了很实惠的上海日子。
无锡人善于表现自己好的一面,懂得玲珑,从来不让自己露出缺点。其实无锡人是有点智能的,不尖锐,方式宛转。不管是当徒工学生意,或者读书,常比别人更机灵。
至于在人事上,无锡人有本事把三教九流、各条道上的朋友摆平,这样的手腕几乎是无锡人与生俱来的。
无锡人样样事情都很通情练达,就算生活在家长里短的石库门房子里,跟无锡人交往也没负担。无锡人既不想别人来打扰他们,更不会开口有求于人。
苏北人大多是没多少文化、赤贫的农民,背井离乡,还有方言差异,在上海只能做最简单的劳工和本地人不屑的低等职业。
在上海,过去苏北人只能和苏北人通婚,在苏北人和其他地区人的混合婚姻中,多数也是苏北新娘。
有一位美国的汉学家特地研究过上海的苏北人,得出一个精辟的结论:“苏北人并不是在苏北的人,他们只是在上海,才成为苏北人”。
如今的上海,棚户区大量拆迁,苏北人的后代已经操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完全“上海化”了。而“上海人看不起苏北人”这种持续了百年的固执传统,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漠,成为历史。
上海是从一个渺小的渔村发迹的,沧海桑田,当年的小城镇,如今成了繁华的都市。
现在的“上海人”,基本上把本地人归为“乡下人”,觉得本地人不擅和别人打交道,喜欢钻牛角尖,有点憨,小家子气。这些在北方人的相声里,老说上海人家的饭菜是一小碟一小碟的,饭是浅浅的一小碗,菜也就有几根。
本地人种菜的多,他们大多是农民。上海的土地是他们的根,也成了他们的牵绊。胆小的本地人非常节俭,过于谨慎,有很强的防卫心理,即使待在老城厢里,也最多是做做小生意,很少有人能弄出什么局面来。
从文化层面看,新老移民(及俗称的“上海人”和“外来人口”,包括“新上海人”)的冲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冲突,
。由于上海从1843年开埠至今已经有约170年而中国大陆对外开放仅30多年,因此必然造成上海人和大部分外来人口在文化、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上的较大差异,由于这种差异造成了上海人和许多中国其他地区的民众格格不入,进而会发生种种矛盾。
事实上,不管人们如何描述上海或上海人的社区特征,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些特征十分鲜明,而且与全国其他地区相去甚远。
而在对于上海人的非议和闲话,其实至少有一半左右是出于一种文化上的偏见,而且未见得有多么准确和高明。
说得难听一点,有的甚至可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即以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化观念去抨击上海人,或者对上海的先进与文明(比如上海人特有的“经济理性”、“个体意识”甚至“卫生习惯”等等)“看不惯”或“看不起”。